报告:五大“拯救南北极冰盖”计划,均缺乏可行性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不久前代号A23a的世界最大冰山快速解体,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全球变暖的巨大冲击。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对于南北极冰盖的影响,各国科学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拯救冰盖”计划。但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这些耗费巨资、企图用高科技阻止或减缓南北极冰盖融化的计划,都缺乏可行性,甚至会带来负面效应。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日称,随着全球变暖的概念得到公众认可,人工冷却地球南北极的想法,即所谓“极地地球工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学术界启动了相关研究项目,初创企业激增,投资者蜂拥而至。但发表在《科学前沿》杂志上的最新报告显示,“这些计划的初衷通常是善意的,但它们存在巨大缺陷。”该报告作者之一、埃克塞特大学冰川学家马丁·西格特列举了5个“拯救南北极冰盖”的计划:将海水抽到冰盖上,使冰层人为增厚,或在冰面上撒落大量的微小玻璃珠,使海冰更具反射性;在冰川周围布设巨大的帷幕作为阻挡,防止温暖的洋流加速冰川融化;将能够反射太阳光的微粒释放到平流层中,以冷却地球;钻孔抽取冰川下方的水,减缓冰川流动;向极地海洋添加含铁的营养物质,以加速能够吸碳的浮游生物繁殖。
科学家们对每项计划的有效性、可行性、风险、成本、治理问题和可扩展性进行了评估,最终的结论是,这五大类计划“无一通过审查”,而且所有计划都会“对环境造成危险”。报告称,这些计划虽然听上去很好,但它们都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实际测试,并不符合真实世界的复杂情况,而且每一种都有“导致环境破坏”的风险。例如为冰川布置帷幕,可能会破坏海豹和鲸等海洋动物的栖息地;钻孔抽取冰川下方的水,可能会污染原始环境;向平流层喷洒反射太阳光的颗粒可能会改变全球气候模式。“将微小的玻璃珠撒在冰面以阻止其吸收太阳热量的提议最令人担忧”,今年早些时候结束的相关研究显示,生态毒理学测试揭示了该计划“对北极食物链的潜在风险”。
此外,这些试图拯救南北极冰盖的计划,其费用之高昂也令人瞠目结舌,估计每个计划的建立和维护成本至少为100亿美元以上,其中为冰川布设帷幕是最昂贵的,预计10年内每50英里长的帷幕将耗资800亿美元。
报告总结说,即使这些计划能克服重大技术和经济障碍,它们也无法以足够大的规模和速度展开部署,从而应对气候危机的紧迫性。西格特表示,“它们反过来分散了我们对需要做的事情的注意力——那就是减少碳排放。”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蒂娜·范德弗利尔特认为:“作为在南极进行过具有挑战性实地考察的亲历者,我想强调的是,这些建议要么在科学上存在缺陷,要么未经证实,要么危险,要么在经济上不可行。”也有科学家表示,不应停止对“极地地球工程”的研究。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科学助理教授皮特·欧文表示,“极地地球工程”不能替代减排,但这些干预措施可能会为地球健康做出重大贡献。(陈山)
延伸阅读:
1.5万平方米展区,外滩大会规模创新高,AI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9月10日,一年一度的外滩大会在黄浦江畔召开。今年外滩大会展区继续升级,设置近1万平方米科技展览、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
HTC 无线蓝牙耳机 NE52 手册曝光:耳机 30mAh / 充电盒 300mAh
IT之家 9 月 11 日消息,科技媒体 The Tech Outlook 昨日(9 月 10 日)发布博文,分享了一组...
报告:五大“拯救南北极冰盖”计划,均缺乏可行性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不久前代号A23a的世界最大冰山快速解体,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全球变暖的巨大冲击。为了...
全球竞速,上海瞄准这一未来技术突围传统芯片局限!产业集聚区有新进展
二号线张江高科站曾经是无数创业者到张江的第一站。距离这座地铁站约1公里,全新的硅光未来产业集聚区刚刚启动建设,在不远的未...
从“零的突破”到上百家,中国汽车与慕尼黑车展的二十年故事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贺晴2005年,中国汽车制造商首次亮相法兰克福车展(慕尼黑车展前身)。根据公开报道,彼时吉利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