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交通大模型:打破传统交通“数据孤岛”

  佳都科技知行交通大模型全场景交通管理展示。

王凯

佳都科技首席AI科学家,佳都科技中央研究院院长,负责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交通佳鸿操作系统研发工作  

近日,佳都科技首席AI科学家王凯接受南都·琶洲π专访,系统阐释了佳都在大模型时代的AI战略布局、技术突破与落地实践。在大模型技术席卷全球的浪潮中,垂直行业如何真正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关键命题。作为深耕“AI+交通”领域多年的领军企业,佳都科技正通过自主研发的“知行交通大模型”,推动交通系统从“智能”迈向“智慧”,并将其深度应用于广州第十五届全运会等重大场景,展现出大模型在复杂城市治理中的巨大潜力。  

“专业大脑”

已推出智慧交通模型

大幅提升高峰期通行效率

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热爱,驱动王凯在行业前沿不断深耕。作为清华—加州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王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类国际期刊及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博士毕业前,他已受邀前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报告与科研交流,活跃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智慧交通不仅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更要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并主动做出决策。”王凯指出,“智能交通”侧重于感知与自动响应,如信号灯调节、异常事件识别等;而“智慧交通”则强调预测、决策与自我优化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佳都科技推出了交通行业的“知行大模型”。它不是对通用大模型的简单增强,而是深度融合佳都20余年的交通行业数据与知识沉淀的“专业大脑”。这一大模型具备多模态理解能力,可处理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类数据,实现对交通业务的深度理解、推理与总结,从而在智能客服、运营管控、运维管理等场景中发挥核心作用。

对普通市民而言,智慧交通的提升是具体可感的。比如通过扫码、刷脸快速进出地铁站,闸机常开门模式大幅提升高峰期通行效率;智能客服:大模型驱动的客服系统可处理大部分票务咨询,减少排队等待;车驾管服务:如广州交警上线的“车管业务指南电子书”,市民可随时查询业务流程、办理要求,实现“一查便知、一站办理”。

“更重要的是,大模型正在打破传统交通中数据孤岛的困境。当地铁、公交、道路交通数据、舆情数据实现联动分析,系统能基于实时客流、天气、事件等信息动态优化交通组织与运力调度,从而减少拥堵,提升整体出行体验。”王凯说道。  

适配场景

广州近50个试点路口

信号灯全天候自适应调节

面对大模型带来的技术革命,佳都科技迅速调整AI战略,提出“大模型+操作系统”双引擎发展路径。

一方面,佳都持续迭代“知行交通大模型”,目前已从V1.0演进至V2.0,在车站客服、设备运维、视频分析、客流预测等场景广泛应用,并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规模落地阶段。另一方面,2025年5月,佳都发布基于开源鸿蒙的交通行业操作系统——“交通佳鸿”,将大模型能力下沉至设备与平台底层,依托开源生态,打造更高效、更开放的3.0版本交通大模型基础设施。

“行业大模型必须与行业系统深度融合,从‘用模型’走向‘做生态’。”王凯说,佳都遇到的挑战不仅来自模型本身,更来自如何将其适配到千差万别的实际场景中。如,基于预训练的视觉大模型底座,可显著降低研发新算法对数据量的依赖:“传统算法需1万个样本进行训练,而我们基于大模型底座仅需400个样本即可完成定制,算法迭代周期从1个月缩短到3天,准确率可达95%。”

此外,通过对国产算力的优化和算法效率的提升,佳都提供灵活的边缘部署与云边协同方案,可根据客户实际算力与成本约束“量体裁衣”,在端侧实现大模型的高效推理与AI应用的实时响应。

王凯提到信控智能体、运维智能体等已落地的大模型应用案例。信控智能体以交通信号控制平台为基础载体,借助AI技术构建“路口-路段-区域”三级智慧交通管控体系,通过全天候自适应调节,让信号灯更具“聪明”,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能。

“当前,广州市五个主城区近50个试点路口已实现信控智能体24小时自适应控制,AI赋能下的交通治理成效显著:珠江新城重点区域拥堵指数高峰期平均下降约6.5%,为城市核心区域交通缓堵提供了技术范本。” 

创新成果

参与广州数字交通指挥系统建设

备战十五运会交通管理“大考”

9月8日,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正式开幕。此次活动上,佳都科技展示了各项创新成果落地,包括IDPS城市交通大脑、数字路口解决方案等。这些成果与智慧空轨形成“互补、共通、联动”,既能为机场周边、陆侧交通疏导、数字化及智能化建设提供解决方案,也为未来赋能智慧机场整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通用的基础样本。

面对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佳都科技承建了广州数字交通指挥系统的建设。该系统接入28类交通数据资源,融合AI大模型、大数据、三维实景、AR等技术,构建“全域感知–智能研判–精准管控–高效处置”闭环能力。该系统不仅服务于全运会,更将为广州城市交通管理提供长效助力,推动交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王凯说,佳都科技的目标始终是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大模型不是炫技的工具,而是推动交通系统实现从‘感知反应’到‘预测决策’的关键跃迁。我们希望通过大模型与操作系统的结合,打造一个更高效、更开放、更智能的交通生态。”  π

谈琶洲

做大模型是一个“扎堆”的事情,就像北京做大模型要去海淀区。如今的琶洲也逐渐形成了产业聚集的氛围,这里既有活力四射的互联网企业,也具备交流与合作的天然优势。

采写:南都·琶洲π记者 钟丽婷

图片:受访者提供

暂无介绍....

延伸阅读:

印媒:当人工智能更会写情书

来源:环球时报《印度快报》9月20日文章,原题:当聊天机器人说“我爱你”“对不起”时,比你说得更动人 2010年的一个下...

娱乐早知道
2025年9月23日
对话淦家阅:《台州宣言》一年考,“笨小孩”吉利如何闯关

2024年9月20日,吉利发布《台州宣言》,开始大刀阔斧向“一个吉利”整合。一周年之际,整合已进入攻坚期。“吉利不是个聪...

娱乐早知道
2025年9月23日
港媒:C919智能工厂一瞥,一颗螺栓都不少

来源:环球时报香港《南华早报》9月22日文章,原题:一颗螺栓都不少:中国C919智能工厂一瞥 近年来,国际航空制造业屡次...

八卦小灵通
2025年9月23日
发了近600篇论文的南科大教授,为何喊话年轻人“不要卷”?

2025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简称“TR35”)亚太区入选者,昨天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

娱乐早知道
2025年9月23日
瑞士媒体:中国机器人重塑服务业

来源:环球时报瑞士《时报》9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依靠机器人重塑服务业 工业机器人(机械臂)早已遍布中国工厂,为人类服...

八卦小灵通
202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