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业内首次实现,就在宜昌
来源:三峡日报
近日
随着11.2万尾鱼苗陆续破膜而出
首批全人工繁殖的
子三代中华鲟
在三峡集团
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诞生
这是业内首次实现
子三代中华鲟全人工繁殖
标志着今后可不依靠野生亲鱼
即可实现中华鲟持续保种和规模化繁育
子三代中华鲟鱼卵正在出苗。图片由三峡集团提供
据介绍,此次参与繁殖的“功勋父母”为该中心自主培育的子二代中华鲟,其中雌鱼13龄、雄鱼14龄。为确保繁育质量,科研团队早在年初便对亲鱼进行了严格筛选,经过长达数月的营养强化与环境模拟调控,精准捕捉“黄金繁殖窗口”,于11月6日、7日对发育成熟的雄、雌亲鱼实施人工催产。该批鱼卵人工授精结果理想,受精率高达95%以上,经过5天孵化,获得子三代幼苗11.2万尾。
子三代中华鲟鱼苗游姿活泼。图片由三峡集团提供
“子三代的诞生,证实了子二代中华鲟完全具备在人工环境下成熟并繁育后代的能力。”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表示,未来,保有量更大的子二代中华鲟将接替子一代,成为繁育主力。人工种群建设将进一步打破“产能”瓶颈,进入“可持续、规模化繁育”的新阶段。
科研人员在观察子三代中华鲟鱼卵发育情况。图片由三峡集团提供
针对外界关切的“中华鲟在人工环境里是否长得好,能成熟”这一问题,三峡集团国家工程中心首席专家兼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教授常剑波表示,中华鲟在自然界完成生活史需要经历“河海洄游”的复杂过程,科研团队参考中华鲟海淡水洄游环境下的核心要素,精准调控营养、光照、水流、水温等关键条件,并采取措施减少应激反应,建立了中华鲟群体繁育技术体系并不断完善,在实现“40年育三代”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了解,“十五五”期间,三峡集团将以子三代繁殖成功为新起点,建立“人工+自然”保护技术体系,为复壮中华鲟野生种群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 | 三峡日报
记者 | 韩静雯
通讯员| 谢泽
延伸阅读:
推荐系统真正「懂你」:快手团队在NeurIPS 2025提出新成果TagCF
每天,推荐系统都在捕捉我们的兴趣与偏好。从刷过的视频到停留的直播间,算法总是聚焦在「内容」的理解上,推断用户喜欢哪类视频...
院士选举:如何保障学术公正,回归纯粹的荣誉属性
图源:Unsplash / Element5 Digital今年新当选的 144 位院士名单公布后,围绕院士选举的评审方...
华为Mate 80 Pro Max手机备件价格公布,屏幕单体留件价1399元
IT之家 11 月 27 日消息,华为 Mate 80 Pro Max 手机备件价格现已公布,更换屏幕单体的留件价是 1...
TPU算力狂热席卷而来! 三大关键词贯穿新一轮AI投资热潮:ASIC、光互连与存储
智通财经APP获悉,随着美国科技巨擘谷歌在上周重磅推出Gemini3 AI应用生态之后,这一最前沿AI应用软件随即风靡全...
5亿热钱砸向清华AI Infra明星:最大化算力效能筑造智能体基建
henry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成立两年半,再添近5亿元A+轮融资——截至目前,无问芯穹已累计吸金近15亿,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