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要让中国领跑!上海“2岁公司”做出世界级创新,让国产算力不再稀缺
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
“如果有一天,算力能像水和电一样,只要拧开龙头、插上插座,就可以随时得到,那会让我们迎来怎样的生活?”上海日前举行的“为国担当 勇为尖兵”先进事迹报告会(科技专场)上,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以这样一个发问,开启了关于中国AI算力未来的讲述。
夏立雪的畅想并不只是一个比喻,更是无问芯穹正在攻坚的现实。站在“十四五”收官与AI产业爆发的交汇点,他和团队正在做一件极其困难却意义非凡的事——为各类国产异构算力芯片,包括不断涌现的AI模型搭建一座技术的“立交桥”,让国产算力真正成为触手可及的公共基座,助力中国在未来领跑AI革命。
做“修桥人”,打破算力孤岛
“Scaling Law(规模法则)”是近年来AI领域最震撼的规则。三年前,当这一法则被验证——即更强的算力、更大的参数、更多的数据能带来更好的模型时,夏立雪和团队敏锐意识到,一场生产力范式革命即将到来。
图为上海一家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机房
对中国AI产业而言,这场革命的入场券并非触手可及。夏立雪说,由于顶尖芯片制程受限、软件生态被海外垄断等因素,中国面临严峻的算力挑战。可惜的是,由于资源分散,协同不够,本就宝贵的国产算力还散落成一座座难以互通的孤岛,大大提高了AI开发者的使用门槛,本该普惠的算力和AI或将成为奢侈品。
“无问芯穹的使命就像修桥。”夏立雪解释,就是运用软硬件协同技术,使得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基于不同芯片和不同集群的算力能互联互通。这好比把一部机器所有零件熔化再重铸一般,将算力相关的技术点进行深度重塑,从而让不同的芯片能真正协同。
无问芯穹已攻克多种异构芯片的适配难关
无问芯穹创立于2023年5月,核心团队脱胎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基于深厚的软硬协同技术底蕴,他们是业内极少数有能力在算力底层开展创新的团队。目前,公司已攻克多种异构芯片的适配难关,混用效率高达97%,几乎追平了单一高端芯片集群,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也意味着,尽管国内外算力硬件存在物理代差,但依靠软件的极致优化,国产算力的潜能可被极致释放,支持中国AI企业训练出一流大模型。
挺身“救火”,改变用户成见
创新必须应用才有价值。无问芯穹硬核的底层技术创新衍生出了一个个鲜活的解题故事,不仅为公司发展闯出一片天地,也化解了国内AI行业对国产算力的隔膜与成见。
算力资源紧缺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中小企业。夏立雪就遇到过一家专注于行业大模型的初创公司,当时,他们正要发布一个重要的新产品,由于资金有限,同时低估了市场热度,发布当天,其预留的网络服务器瞬间爆满,眼看公司业务可能在最关键的节点上瘫痪,他们找到了夏立雪。
“既然优质的算力不能马上拿到,不如让我们用国产算力帮你们撑一下。”通过无问芯穹的调度,原本被不少人固执地认为“不好用”的国产算力,实际上表现出色,使得初创公司的服务能力迅速翻倍,一举赢下了这场关键战役。
在科研领域,类似案例也有许多。比如,一家科研机构接到紧急任务,按常规流程申请算力,至少要等上数月,这对争分夺秒的科研竞赛来说是致命的。无问芯穹介入后,迅速为该实验室调配到国产算力,保障了他们30多次训练任务。
这两次“临危受命”,与日常的服务叠加,为无问芯穹和国产算力逐渐赢得了信任。而夏立雪所追求的,正是要让国产算力“无感”融入整个资源池,就像水龙头的水,打开能用,关上会停,至于它来自哪里则不再重要。只有这样,算力瓶颈才算是被打破,千行百业的AI创新也就无谓被束缚。
激扬青春,做“涌现型组织”
短短两年多,能在被视为“硬骨头”的异构计算领域取得世界级突破,无问芯穹靠的是什么?夏立雪的答案是——“涌现型组织”。
无问芯穹非常年轻,员工平均年龄仅32岁,而且顶在一线的都是年轻人。夏立雪特别提到了一位24岁的女实习生,她的突破性成果,硬生生把AI硬件计算的效率提升了3倍。
充分激发年轻人的战斗力,一方面是靠公司文化,夏立雪说,无问芯穹正在探索的管理模式,某种程度上借鉴了AI模型的机制,希望能让企业拥有强大的“涌现能力”——个体能力不俗,同时又被共同的价值观维系着,从而无须外界施压,即可以自主驱动、自发协作,迸发出集体创新的火花。夏立雪将此称为AI时代的“涌现型组织”,它能让年轻人充分释放自己的能量。
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上海“模速空间”,同时也是无问芯穹公司的办公所在地。
同时,脚下的这片土地也给无问芯穹超越的信心。夏立雪说,上海为创新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扶持。同时,国内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有算法、数据和场景协同的生态优势,因此,一项AI实践,只要在中国把场景跑通,就可以向全球复制。
“今天,中国技术人有机会成为下一次产业变革的基石,这是几百年来的第一次。”结束演讲时,夏立雪再次激情阐释了创业初心,“为了梦想去点燃团队的热血、点燃产业的信心,更要点燃整个民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征程。”
延伸阅读:
推荐系统真正「懂你」:快手团队在NeurIPS 2025提出新成果TagCF
每天,推荐系统都在捕捉我们的兴趣与偏好。从刷过的视频到停留的直播间,算法总是聚焦在「内容」的理解上,推断用户喜欢哪类视频...
院士选举:如何保障学术公正,回归纯粹的荣誉属性
图源:Unsplash / Element5 Digital今年新当选的 144 位院士名单公布后,围绕院士选举的评审方...
华为Mate 80 Pro Max手机备件价格公布,屏幕单体留件价1399元
IT之家 11 月 27 日消息,华为 Mate 80 Pro Max 手机备件价格现已公布,更换屏幕单体的留件价是 1...
TPU算力狂热席卷而来! 三大关键词贯穿新一轮AI投资热潮:ASIC、光互连与存储
智通财经APP获悉,随着美国科技巨擘谷歌在上周重磅推出Gemini3 AI应用生态之后,这一最前沿AI应用软件随即风靡全...
5亿热钱砸向清华AI Infra明星:最大化算力效能筑造智能体基建
henry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成立两年半,再添近5亿元A+轮融资——截至目前,无问芯穹已累计吸金近15亿,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