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西降?拆解全球车企三季报,中国车企业绩更稳

大家好,我是大李。2025年接近尾声,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一轮明显的结构性调整,头部外资车企普遍增长乏力,而中国主流车企则表现出更强的韧性与竞争力。从三季报数据来看,丰田、大众、现代等少数仍能维持相对稳健的增速,但斯特兰蒂斯、本田、奔驰等多家老牌车企已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整体增长出现分化。

在这样的博弈中,中国主流车企则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与发展韧性,也在告诉我们一个清晰结论:中国车企用技术实力赢得市场。比亚迪、上汽、吉利控股、奇瑞、小鹏等多家国产车企实现了两位数甚至更高的销量增长,其中比亚迪今年1–9月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已稳居全球前五,且仅比排名第四的福特少5万辆,这份成绩单无疑印证了比亚迪在产品技术层面的快速积累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营收与盈利端的差异同样明显: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国内头部企业在1—9月均交出两位数营收增长,而海外巨头营收增速普遍为个位数,甚至出现负增长(斯特兰蒂斯、奔驰、宝马、特斯拉等)。受关税政策冲击以及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影响,海外车企的净利润普遍下滑,奔驰、大众、本田利润降幅超过50%,全球利润最高的丰田也下滑了约16%;反观国内头部车企,比亚迪、奇瑞在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突破百亿元,盈利韧性更强。

综合来看,国内外车企整体业绩情况出现明显差异,中国车企正凭借稳健的增长步伐,不断缩短与传统外资巨头的差距,呈现出“东升西降”的态势。

中外车企业绩“冰火两重天”背后,在于技术与研发投入。根据各家主流车企的三季报显示,国内头部大厂的研发费用涨幅普遍高于国际同行,大多保持两位数增长,比亚迪前三季度研发支出达到437亿元,同比增长31%;而海外车企受制于全球业绩压力,整体增速明显放缓,大众与宝马的研发费用出现约9%与15%的下滑。显而易见:在智电化转型中,谁先把技术堆得更深、把产品做得更贴近市场,谁就更有可能在波动中突围。

最后,大李想说:在国际汽车巨头“大象转身”的阵痛期,中国车企正迎来打破传统市场格局的机遇期。未来,中国品牌如何抓住时间窗口,进一步树立强大的技术、产品竞争力,将成为中国车企能否真正赢得全球竞争主导权的关键。

暂无介绍....

延伸阅读:

量产版明年上市 AUDI E SUV概念车亮相

近日,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悉,上汽奥迪全新品牌AUDI在2025广州车展正式发布第二款车型——AUDI E SUV概念车,...

娱乐大事件
2025年11月27日
科技氛围浓郁 全新奥迪Q5L内饰正式公布

日前,全新一汽奥迪Q5L(参数丨图片)内饰正式对外公布,新车基于PPC平台打造,将于12月内完成上市。 内饰方面,全新一...

娱乐早知道
2025年11月27日
公开喊话 贾跃亭称FF愿与特斯拉展开合作

日前,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悉,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发文喊话马斯克,表示法拉第未来愿与特斯拉就FSD展开全面合作。此番表态...

八卦小灵通
2025年11月27日
2026款奔驰EQE上市 售价47.8-62.7万元

11月26日,车质网从官方获悉,2026款奔驰EQE(参数丨图片)正式上市,此次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47.8-62.7万...

娱乐早知道
2025年11月27日
配备大尺寸中控屏 奇瑞T1Q内饰谍照曝光

近日,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悉,网络上曝光了一组奇瑞T1Q车型的内饰谍照,车内用料舒适、科技感十足。 新车基于T1X平台打造...

八卦小灵通
2025年11月27日
🧟 AI 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