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小龙” 看中国科创人如何用硬核科技改变未来?

乌镇峰会,“杭州六小龙”首次同框对话,中国科创人关注什么?他们怎么定义硬核科技?他们如何用至善科技改变未来?《面对面》专访“杭州六小龙”之强脑科技韩璧丞、群核科技黄晓煌,听听他们的看法。

11月6日到9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峰会特别设立的“六小龙乌镇对话”首次实现了“六小龙”同框。

所谓的“杭州六小龙”,指的是以开发中国首个3A游戏《黑神话:悟空》闻名的游戏科学,专注大模型研发的深度求索,聚焦机器人领域的宇树科技和云深处科技,脑机接口技术的代表性企业强脑科技,以及主打智能空间技术的群核科技等六家在杭州崛起、处于新技术领域前沿的公司。在乌镇,《面对面》专访了六小龙中的两家代表性企业——群核科技的黄晓煌和强脑科技的韩璧丞。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六小龙”的出现得益于中国互联网及各类技术和产业生态的融合拓展。但身为创业者,身在杭州的韩璧丞是第一次参加乌镇互联网大会。

记者:这次你们成为主角了,愿意成为被关注的主角吗?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诚惶诚恐,一方面,我们还是把想更多的精力,用在做自己的产品跟研发上。另外一方面,主办方邀请,我们肯定也有义务来参加。

强脑科技创始人 韩璧丞: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特别像我们做的行业,脑机接口,它是一个相对比较冷门的,一个比较偏的、新兴的技术,所以如果能有一个场景,跟大家去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此次互联网大会,群核科技发布的平台,就是在虚拟世界里为机器人建造一个真实的工厂,让机器人投入真实生产前,就在这里进行训练,确保它们进入真实工厂后,能够安全、高效地工作。

强脑科技公司在此次大会上展示的,是可以实现“隔空操作”的神经交互手。它不依赖于摄像头或肌电信号,而是通过被人们称之为“小金豆”的超级传感器,直接解析来自神经的意图信号,实现更精准、更直觉化的控制。这不仅是假肢领域的革新,更为未来人机交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2024年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掀起新一轮对技术革命的关注,杭州的六家科技创新公司开始被冠以“杭州六小龙”的称号,他们展现了中国年轻一代科技创业的轨迹。

记者:有了这样的称呼之后,你们能感受到什么改变吗?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我觉得有三个阶段,一开始是比较惊喜的,接下来就是有点惶恐,现在趋于平静。我觉得最终我们的市场跟行业对我们的认可,还是基于对我们的产品,对我们业务的认可。

强脑科技创始人 韩璧丞:我跟我们公司搞研发的这些人说,我说咱以前咋样,现在还得咋样,我们研发的人员,尽量不要到外面去,有任何的讲解沟通。但是我们公司做业务,对外的这些同事,他们变得非常忙,他们现在工作量可能是过去的5到10倍,但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事情。

记者:是商机吗?

强脑科技创始人 韩璧丞:我觉得一方面,是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技术,特别是需要这些产品的人。比如睡不着觉的人,他会知道强脑科技有一个产品可以让他们睡得更好;比如说孤独症的家长,知道强脑科技有个产品,可以让孤独症孩子开口说话;比如说没有手没有脚的人,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产品,我戴上之后,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所以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用户的关注。

2025年,Meta在全球AI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抢夺人才大战。其向OpenAI、谷歌等公司的顶尖AI人才开出了四年3亿美元的薪酬包,其中第一年的薪酬包含股权和奖金在内超过了一亿美元。这种高薪策略并非单纯的砸钱,而是基于AI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和战略价值。而AI专业人才以及AI技能的缺失正在快速显现。

记者:对于你们这些走在科技最前端的公司和科技研究来说,一定要用名校的人和名实验室的人吗?

强脑科技创始人 韩璧丞:不是这样,起码对于我们公司来讲,我们不看学历的背景,包括我们现在的软件工程师里面,其中有两个是小学的学历,但是代码写得特别好。我觉得学历它并不是特别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所以我们现在招了很多人,真的是什么背景都有,但我觉得只要他的工程能力和他的品质比较好,都欢迎他。

记者:如果是你们两位的建议,对非常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建议他们更多地去尝试一些初创的、走在最前面的一些公司里面去吗?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面试人的时候,我也跟他们讲,路很漫长,什么时候熬出来不知道,所以让他们想清楚。我也看了周围很多的创业者,创业有一定的运气,但是专注很重要。我们还是始终往前看,因为每一个时代的机会都不一样,你抓住大趋势,然后使用你120%的精力投入,我觉得非常难,但是我在做的过程中,我自己觉得很快乐,成不成对我来说,你别欠钱都无所谓了。

“小龙”回顾创业之路 谈难忘的一幕幕

黄晓煌的学习经历包括在浙江大学完成本科教育,之后,去美国攻读博士。他和伙伴的创业想法源于对技术应用的强烈确定性,但在公司成立初期,对于该把技术应用到什么领域,他们仍经历了“用锤子找钉子”的过程。最终,群核科技落锤在了家装行业。2013年,群核科技推出了主打产品“酷家乐”。

这款空间设计软件凭借其10秒快速渲染的能力一炮而红,吸引了大量的设计师,成为大家居行业首选的设计软件。也正因如此,群核科技一度被大众误解为一家装修公司。然而数据才是群核科技最核心的资产。大量数据的沉淀,让黄晓煌和团队很自然地把技术优势延伸到工业4.0。物理正确的数据让设计图能直接对接工厂生产,而这一步,又带来更多的数据沉淀。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我们发现数字孪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把产品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就推出了柔性生产的概念。设计师设计完之后,到数字世界里做模拟做仿真,这样子在设计的时候直接就可以输出,不光是可以给人看,也可以给机器,所有的指令发给机器,然后机器能够生产出想要的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我们就一直围绕着为人服务和为机器服务这个路径,一直在拓展,包括现在服务到具身智能行业。

韩璧丞的创业之路,始于他在美国哈佛脑科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强烈意愿,就是用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人类解决问题。一百年前,1924年人类首次检测到脑电信号,从那时开始,就有了脑机接口这一概念,但它的应用却长期停留在科幻作品中。

目前脑机接口有两种技术路线,侵入式与非侵入式。侵入式指通过手术植入电极,直接获取高精度神经信号;非侵入式则是通过外部设备无创采集脑电信号。韩璧丞选择了更为艰难、但对接受者更为友善的后者。而研发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第一步,是要攻克能精准解读大脑信号的超级传感器。人脑包含约860亿个神经元,它们时刻都在产生复杂的电信号,要从这些海量且多变的信号中,提取特定行为对应的信号模式,是极其困难的任务。

强脑科技创始人 韩璧丞:我们现在其实是有一个长线的技术,就是不断提升超级传感器的能力。超级传感器要能去检测和解析一种非常微弱而且多变的信号,这里面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像很多脑疾病,比如孤独症、多动症、失眠、阿尔茨海默病的信息都在这些信号里。当我们了解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对它反向干预。所以我们在这一年里面有一条主线,就是不断要把传感器的能力变强,我们沿着这个主线去开发产品。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我们要先痛后大,我们先会做一些可能看起来小一点,但是非常需要产品的人群,去帮他们解决问题,之后再去做更广大的人群。

2019年,强脑科技的首款商业化产品进入应用阶段,2020年正式推向市场,成为全球首款实现量产的脑控智能义肢。也正因如此,强脑科技公司一度被误认为是一家假肢生产公司。

强脑科技创始人 韩璧丞:我们今年现在已经帮助了大概近万个人安装假肢,而且都发生了很多快速和猛烈的变化,特别装完腿的,之前就在家里面待着或者滑个轮椅出去,现在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我觉得这些人是需要我们的,而且我觉得对于工程师来讲,被需要的这种感觉其实是很美妙的。其实我们看的不是市场,而是看的一个一个人,特别是我们最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很多工程师都跑到这些人家里面住,当你真的跟他们一起住了一两周之后,你就会觉得必须要把这个事情给解决掉,因为那一幕幕根本就忘不了,每天你都能知道他们经历什么样的生活。

带领团队扎根中国 到最前沿参与竞争

在创业之路上,韩璧丞和黄晓煌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做出了带领团队回到中国,并扎根在杭州的决定。

记者:经过这么些年,你们再回头看,中国的优势,对于奠定和促使你们今天的成功,占多少分量?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我觉得占绝大部分,我觉得如果我现在还在美国继续创业,团队发展不起来,包括我们现在在美国雇人,管理上也挺困难的,首先你作为一个华人,作为一个中国公司就得去适应它这种文化,我觉得比较困难。中国这几年有巨大的工程师红利,海量的工程师,而且勤奋好学又聪明,我觉得全球是无可比拟的,所以我觉得回中国创业肯定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做的是底层的,是用云端的GPU去加速现成的这些算法,它能应用的领域很广,你今天A领域不起来,有B领域起来,所以我觉得机会遍地都是,但是这种工程师的红利,我估计只有中国有。

国家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集群效应,丰富的人才储备,为科技创业提供了持续成长的土壤和系统性支持环境,这正是“杭州六小龙”脱颖而出的背景和基础。

记者: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是在尽自己一切的努力往前赶,赶着赶着,我们就可以有机会能够跑到最前沿去参与竞争,这是为什么?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这些东西一方面你要在它发展的最初期,你就切入进去,另外一方面持之以恒地坚持、投入、探索,直到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欧美很多40年前领先中国很多的这些技术,现在看起来都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技术,但是因为他们先切入了,构建了足够强大的生态,导致了我们觉得非常困难。

我们现在是有这个能力,跟全球最领先的东西在同一时间开始起跑,我觉得在各个赛道上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都能够跑在前一两位,我觉得全力去做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记者:璧丞我记得你举了一个例子,你想要的东西可以在广东,可以在浙江,迅速把它都找到,变成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种优势对你今天有多大的作用?

强脑科技创始人 韩璧丞:大概十几年前,我们发现全世界最好的,有先进硬件加工能力的地方,其实就是在中国。回来之后,我们发现中国还有一批非常勤奋的人才,而且水准也都非常高,国内的同事遇到难题绝不气馁,一直在做。所以我觉得非常先进的生产工艺,再加上一群非常勤奋的人,再加上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对我们帮助是非常大的。

迎接挑战 持续探索

从乌镇的观众席走到舞台中央,从籍籍无名的探索者到备受瞩目的“六小龙”,韩璧丞和黄晓煌的攀登之路,是中国新一代科技创业者群体崛起的生动缩影。他们手握可能定义未来的技术,却保持着“黑暗中摸索”的专注与“被需要”的初心。他们享受着时代与国运赋予的红利,也清醒地面对着全球格局变幻下的风浪。

记者: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很关键的阶段,这个关键阶段,可能国际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地缘政治在内,这些大的环境的变化,会对你们所在的领域产生什么影响?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我们在海外做业务之后,我感觉中国算是全球少数几个又安全又稳定的国家,这个我觉得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很珍惜的。

记者:有一些关键先进的技术的禁运,会对你们产生什么影响?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目前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确实对于中美之间的科研合作,以及招聘会有一定影响的。我们是在全球都有业务的,一旦某一个国家跟中国闹矛盾或者什么的,它们有这些制裁措施下来,我都得赶紧看一看会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记者:本不应该由市场来承担的一些东西,现在由市场来承担了。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我觉得这种科技的前沿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资产,就像我们把很多技术数据开源,全人类所有的顶尖的学校都在使用,我觉得这本该是世界应该有的样子,但是有一股势力在不断恐吓这些原来开放的世界,所以实际上不是特别舒服。

记者:你们是走在科技最前沿的人,因为现在随着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一些身处在研发队伍中的人就开始反思,科学和技术到底是干什么的,技术到底能为人类做什么?

强脑科技创始人 韩璧丞:其实我觉得我们并不关注这个技术它本身有多酷炫或者有多领先,而是我们比较关注到底什么样的技术,能够去解决这些巨大的而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我们自己在探索问题的时候,我们至少过去从来不会去考虑是不是只服务中国市场,我们所有产品都希望能够改变人类的生活,这才是全人类所需要的生活。

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期望的同时,也给就业、教育、伦理、国家间竞争等领域带来诸多挑战,需要科技创新和技术引用的引领者面对并思考。

记者:一方面你们招人难,但是另外一方面毕业生找工作也难,实际上两方面并不匹配,你们怎么看?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 黄晓煌:这两方面其实是跟学校的培养有关系的,现在我们这个领域太新了,学校里面做过的人是非常少,但我们每年要招大量的人,好几百个工程师,实验室提供不了这么多相关的人,就得看这些人自己有没有兴趣。所以我建议找不到工作的,你要加强自学,多动手。

记者:复合型人才你们怎么弄,你们自己培养吗?

强脑科技创始人 韩璧丞:我们相对比较简单,因为我们是解决非常清晰的几个问题。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做一个产品,去帮助说不了话的孤独症孩子开口说话,这个是我们非常清晰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倒推。第一我选择的技术方式是用神经调控,通过调控他大脑里面一个特殊的脑波,提高孩子社交的功能。我们把这个问题定义清楚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清楚地知道我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不会盲目去招一批人,第一个我必须招能够把这个设备做出来的人,第二个必须招AI背景的人,去做很好的数据解析,同时我还需要懂医疗的一批人,他们知道怎么去跟孩子进行干预。所以当我们明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先组建一个团队,可能这个团队并不完美,但是当我们一代一代迭代产品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团队去完善,所以我们整个公司的运行架构就是我们要解决几个大的核心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去组建团队。

原标题:《对话“小龙” 看中国科创人如何用硬核科技改变未来?》

栏目主编:施薇 文字编辑:高飞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暂无介绍....

延伸阅读:

宝马第二款纯电轿跑 SUV:iX4 渲染图首曝,溜背造型、运动风格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汽车媒体 Kolesa.ru 昨日(11 月 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宝马正加速布局其...

娱乐大事件
2025年11月10日
苹果+华为占比超6成 OLED平板发力 渗透率创历史新高

快科技11月10日消息,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平板线上传统电商渠道的销量为...

娱乐早知道
2025年11月10日
币圈连遭血洗,“给币加杠杆”的“数字币财库公司”崩了

一场始于去年10月的加密货币抛售潮,正在吞噬华尔街今年最火热的投资策略。通过借债或募资买入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的"数...

娱乐早知道
2025年11月10日
澜起科技推出支持9200MT/s速率的DDR5时钟驱动器(CKD)芯片

11月10日,澜起科技(688008.SH)正式推出新一代DDR5时钟驱动器(CKD)芯片,该芯片最高支持9200MT/...

娱乐早知道
2025年11月10日
科技昨夜今晨1110:曝苹果 iPhone 17 系列国内激活量超 825 万

“科技昨夜今晨”时间,大家好,现在是 2025 年 11 月 10 日星期一,今天的重要科技资讯有:1、古尔曼:全新设计...

摸鱼小能手
2025年11月10日
🧟 AI 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