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步“放缓”了,市场该害怕吗?
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正呈现放缓迹象,但对于众多寻求利用这一技术的企业而言,未必是坏事。分析人士指出,当前AI工具已足够强大且实用,而多数企业尚未充分挖掘现有AI技术的潜力,技术发展的暂缓反而可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时间来适应和整合AI系统。
8月24日,据媒体报道,今年夏天,Meta推迟了其旗舰AI模型Llama 4 Behemoth的发布,原因是工程师难以实现显著改进。OpenAI的最新模型GPT-5同样遭遇延期,且发布后表现未达预期。这些迹象表明,大型语言模型的发展可能正趋于平缓。
然而,分析人士认为,AI发展放缓反而可能为企业采用提供机遇。当前AI技术已足够强大且实用,能够处理文本摘要、编程辅助和邮件撰写等业务需求。企业更需要时间来适应现有和整合AI技术,而非追逐不断升级的模型。
与此同时,虽然AI技术发展速度的调整已开始影响市场情绪,上周英伟达、微软、Meta等科技巨头出现抛售,但是AI模型性能提升变得更加困难,反而可能延长某些公司的繁荣期,特别是英伟达等”卖铲子”的公司,因为AI巨头将投入更多资源克服技术挑战。
领先AI模型遭遇发展瓶颈
AI领域的领军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Meta原计划推出的Llama 4 Behemoth因工程团队无法实现预期的性能提升而被迫推迟。这一延期反映出即使是资源雄厚的科技巨头,在推动AI模型性能突破方面也遇到了技术天花板。
OpenAI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GPT-5的发布不仅时间滞后,性能表现也未能满足市场预期。Altman在近期的媒体晚宴上罕见地表现出现实主义态度,承认投资者对AI技术的期望可能过高。
这些迹象表明,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迭代周期可能正在放缓,AI技术发展正从指数级增长转向更为渐进的改进模式。
企业应用仍处起步阶段
尽管AI发展可能放缓,但对试图整合AI技术的企业而言,这并非重大问题,甚至可能是好消息。生成式AI在商业领域已经足够强大且实用,能够处理大型文本摘要、协助员工编程或撰写邮件等任务。
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当前AI技术应用方面仍未充分发掘潜力。虽然部分公司迅速部署了AI技术,但更多企业行动缓慢。企业技术负责人担心敏感数据通过聊天机器人对话泄露,对让AI处理影响财务、员工和客户的关键决策持谨慎态度。
MIT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企业对OpenAI和微软的现成生成式AI工具已基本接受。但在构建定制AI软件以简化运营方面——这类应用最有可能产生真正商业回报——试点项目的失败率高达95%。
研究作者指出,企业AI用户”对定制或供应商推销的AI工具普遍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脆弱、过度工程化,或与实际工作流程不匹配”。
报道称,企业界显然需要更多时间来理解AI技术,目前将大型语言模型适应日常任务的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麦肯锡AI部门高级研究员Michael Chui表示:
延伸阅读:
维立志博-B与Dianthus签订LBL-047全球独家许可协议
维立志博-B宣布与Dianthus Therapeutics, Inc.签订全球独家许可协议,共同推进新型抗BDCA2-...
维立志博-B与Dianthus签订LBL-047全球独家许可协议
维立志博-B宣布与Dianthus Therapeutics, Inc.签订全球独家许可协议,共同推进新型抗BDCA2-...
机构:国产算力公司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出,完善算力中心间互连网络架构,引导面向算力中心完...
四川:10 月 18 日起暂停实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百度入局AI短剧 | 早资道
四川:10 月 18 日起暂停实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10 月 16 日晚间,四川省商务厅官微公告将优化调整 2025 ...
新闻纵深·县域特色产业新力量|借力京津,机器人产业双链融合
阅读提示唐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机器人新赛道上频频发力,已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特种机器人为亮点、服务机器人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