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巡街,城市治理迎来新搭档
共享单车违规停放、草坪垃圾堆物……面对城市治理中的堵点、痛点,人类迎来最佳搭档——机器狗。
循着研究人员划定的步道,电量满格的它们不仅能长时间上岗、多频次巡查,还能实时将捕捉到的异常信息回传至数据后台,提醒保安或执法人员到场处置。
在宝山区南大智慧城,机器狗巡街不再是科幻场景。9月28日,南大即将发布机器狗巡街训练场景。南大智慧城、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以宇树机器人本体为依托,聚焦“安全巡查”这一公共服务场景进行二次开发。从机器狗的选型、上装到自主巡检,试验团队进行了数月迭代,“解锁”了违章停车、堆物整治等数个创新应用场景。“这是一次科技创新、城市管理交融的探索,不仅为提升城市治理效率,也为上下游企业开放创新场景。”南大公司董事长张鹏介绍,南大智慧城目前已集聚近十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其中部分创新团队聚焦二次开发。在他看来,这是机器人产业生态逐步成熟的体现。以硬件见长的龙头企业专注研发本体,不断提质增效,降低用户门槛。大量与之相伴而生的“二创团队”精耕垂直细分领域,持续做大蛋糕。
从跟着跑到独立行走
真让机器狗开始巡街时,研发团队遇上了许多意料之外的困难。
研发伊始,考虑到轻量、成本等因素,研发团队选择了一款消费级机器狗,并在研究院楼宇内进行日常巡检实验,效果令人满意。然而面对气候复杂多变的室外场景,小型狗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经过反复比选后,研发团队最终选定了具有更强户外作业功能的B型工业级机器狗。
选型确定后,更难的是根据现实应用场景“加装”零部件。“机器狗的视觉能力很关键。”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华子恺解释,机器狗首先要“看见”这些违章违规行为,才能将其实时记录,并回传给后台。为了给机器狗装上“千里眼”,每台测试设备都加装了3个摄像头,包括红外摄像头、可见光摄像头以及鱼眼摄像头。前两者确保机器狗无论在白天、黑夜,都能保持一定的能见范围。鱼眼摄像头主要查看机器狗四周的环境,确保巡检的安全性。
三个月试验至今,“视力”不断增长的机器狗已迈出关键一步——从工程师跟着跑到独立行走。
放眼全国,部分城市正探索机器狗巡查这一新场景。比如今年6月,成都春熙路商圈出现了两只与警察共同巡逻的机器狗。看到机器狗现身,好奇的市民游客不免留影合照。客流较多时,还可能堵住机器狗的“去路”,干扰其正常巡查路线。
假设遇上这一情况该如何?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研发团队正计划嵌入语音播报模块以及警报功能。一旦机器狗发现自身被热情的市民“围堵”,便会发出友善提醒。此外,他们还考虑未来适时加入互动模块。
在华子恺看来,想让机器狗真正适应巡检场景,不仅需要系统提升,更需要标准磨合。“当机器狗看见了一辆共享单车停放在某个区域,它凭什么标准来界定是否违规停放,以及需要找谁?”他解释,南大智慧城以半开放式空间为主,城市管理、楼宇管理难免有模糊交叉地带。对于这些区域的识别,首先需要向机器狗“投喂”精细化的语料、指令,也让其在后续研判时更精准。
从“堆人力”到“新手上路”
若论机器人基因,南大智慧城并非佼佼者。可为何偏偏它能先“吃螃蟹”?
作为上海“南北转型”的重要承载区域,历经十余年更新改造,南大智慧城眼下正迈入产业载体密集建成投用期。大批设施投用后,公共安全是区域管理中面临的第一道坎儿。
6.3平方公里,密布着数十栋建成投用的载体,倘若按照传统的“堆人力”模式,运营方每年需要为此投入数千万元。更难的是,传统治理模式下很难让各片区形成相对统一的服务品质。
从违章停车的标准到绿化带内的垃圾清运速度,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城市角落,关系着一个区域能否留住心仪的创新团队、企业。
张鹏将目光投向了今年初进驻南大智慧城的科研机构——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该研究院由宇树科技、上海大学、宝山区三方共建。背靠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等优势学科资源,在创新应用场景的开发上具备一定容错率。相较于结果导向更鲜明的市场团队,涉及领域更宽的科研机构是更适配场景研发阶段的“创新合伙人”。
有别于封闭的产业园区,南大智慧城的开放场域对机器人来说挑战更大。机器人不仅可能面临“人机交互”,还需要识别、避让疾驰而过的汽车。不过,与中心城区相比,华子恺认为,仍在焕新期的南大智慧城整体人流、车流可控,适合机器狗“新手上路”。
对于即将上岗的机器狗,南大还有更多期待。南大智慧城目前已开通轨道交通7号线、15号线,未来还规划了18号线、31号线与城际铁路南何支线。这些隧道管廊的巡检既复杂又危险,未来能否也交托给机器狗?
目前,南大智慧城已与相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开展场景测试。这将进一步拓展机器狗的应用边界,从地面走向地下,实现更立体的城市智能巡检体系。
延伸阅读:
新势力车企第二家,零跑汽车第100万辆车下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9月25日,零跑汽车正式宣布第100万辆整车下线。继理想汽车之后,我国拥有了第二家下线车辆超...
雷军:不少人有偏见,固执地认为小米没啥技术、就是组装厂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张广凯)“不少人对小米有偏见,固执地认为,‘小米就是一家组装厂’,‘小米没啥技术,就是东西便...
特斯联与紫光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构建通用AI算力产业
近日,特斯联与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能力协同。据悉,特斯联将深度...
晶晨半导体递表港交所 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晶晨半导体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及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系统级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提供智能终端控...
头部企业持续加码AI投入 重塑产业生态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经济参考报》9月26日刊发记者郭倩、陈涵旸采写的文章《头部企业持续加码AI投入 重塑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