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科学家研发太阳能人工植物,20天可净化95%放射性铯污染土壤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5日消息,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研究团队近日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人工植物装置。该装置可在20天内将受放射性铯污染的土壤净化率提升至95%以上,为核事故污染区域治理及受污染农田修复提供了开创性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引发全球环保与核安全领域广泛关注。

据研究负责人成景均教授介绍,这款人工植物装置的核心创新在于模拟自然界植物的蒸腾作用原理。装置无需外部电力供应与额外水源补给,仅依靠太阳能即可实现持续运行,实际应用中只需简单安装,无需配套复杂辅助设施,大幅降低了现场操作难度与使用成本。

放射性铯尤其是铯-137同位素,因具有约30年的半衰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长期威胁。该物质易溶于水,可在生态系统中快速扩散,不仅会被农作物、牧草等吸收,还能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最终积聚在人体肌肉与骨骼中,显著增加癌症发病风险及器官损伤概率。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大片土地受铯污染,当地农产品、海产品安全性长期备受担忧,凸显土壤放射性污染治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当前,含铯废水虽可通过吸附材料进行处理,但土壤放射性铯污染净化仍是全球性难题。研究团队在新闻稿中指出,长期以来,业界应对土壤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手段是将污染土壤挖出后集中处理,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昂,还会对地表植被、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引发新的生态问题。此前,科研人员也曾尝试利用天然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但天然植物净化效率低下,且受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影响显著,更关键的是,吸收了放射性物质的植物本身会成为新的放射性废物,面临二次处理难题。

相比之下,韩国团队研发的人工植物装置有效突破了这些局限。该装置可直接插入污染土壤中,其“茎干”结构在太阳能驱动下,能将土壤中含放射性铯的水分抽取出来,携带溶解态铯离子输送至装置顶部的“叶片”部分。“叶片”内部搭载特制吸附材料,可高效捕获铯离子;净化后的水分则通过自然蒸发重新回归土壤,形成闭环循环,整个过程无需额外补充水分。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装置具备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能。当“叶片”内的吸附材料达到铯饱和状态时,可便捷更换;废弃“叶片”经酸性溶液清洗后,其中的铯元素可被有效去除,吸附剂还能多次回收利用,既降低了长期使用成本,又减少了二次废弃物产生,进一步减轻环境负担。

实验数据显示,传统土壤放射性铯污染修复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而该人工植物技术将这一周期大幅缩短至20天,且净化率超过95%。由于装置完全依赖太阳能运行,无需接入电网,在偏远核污染现场、农村污染农田等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具有极强的适用性。(纯钧)

暂无介绍....

延伸阅读:

三星智能家居打通苹果生态:拥抱 Siri,动动嘴就能控制全屋家电

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科技媒体 MacRumors 昨日(11 月 10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三星为优化其和...

娱乐大事件
2025年11月11日
第六届新内容探索者大会荣誉评选申报启动

新内容探索者大会的宗旨,是站在岁末年初的节点上,去回望过去一年里,有哪些优秀的内容产出,有哪些优秀的内容产品和探索者涌现...

八卦小灵通
2025年11月11日
纯eSIM版苹果iPhone 17 Pro续航实测:比实体SIM卡槽版多出49分钟

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今年的 iPhone 17 系列不仅在设计和配色上带来新变化,苹果还首次在不同地区推出...

八卦小灵通
2025年11月11日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 4461 万千瓦

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 4461 万千瓦,已连...

娱乐早知道
2025年11月11日
新华每日电讯:演员形象频遭AI盗播,强制标识为何难阻AI造假

近日,有网友发现演员温峥嵘同时“现身”多个直播间,她身着不同服装推广各类产品,动作神态与本人高度相似,不知情的观众极易信...

摸鱼小能手
2025年11月11日
🧟 AI 助手